“可以叫他們金融企業(yè)家”

  文件類別:金融知識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6K

  下載次數(shù):175

  所需積分:3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chǎn)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nèi)容

“可以叫他們金融企業(yè)家”
“可以叫他們金融企業(yè)家”--劉鴻儒談五道口畢業(yè)生 《中國企業(yè)家》:這二十多年的中國金融史上,關(guān)于海南的事情,似乎已成了一段公案, 有人說,當年在海南翻云覆雨的,不少是五道口畢業(yè)生? 劉鴻儒:這是一個誤解,或者是不實的傳言。你可以去查,當時海南有多少家信用社、 有多少其他金融機構(gòu),這些金融機構(gòu)有多少是五道口的人,尤其是有多少在做正職?我 敢保證,絕對不多,數(shù)都數(shù)得出來。為什么有人這么覺得?我認為,是因為五道口的學 生人數(shù)雖少,但他們活躍。   《中國企業(yè)家》:您認為那些曾經(jīng)參與創(chuàng)建了許多金融機構(gòu)的人可以被認為是“金融企 業(yè)家”嗎?   劉鴻儒:可以這么稱。任命你到國家的銀行去當行長的,這叫干部分配,這不叫企 業(yè)家,只能叫行長。但那些創(chuàng)建了一個銀行、一只基金、一個證券公司的人,就可以叫 做“金融企業(yè)家”。企業(yè)家是沒有級別的,它是個事實的概念,你去做你就叫企業(yè)家。   《中國企業(yè)家》:為什么五道口的學生會在金融改革中處于先導地位?   劉鴻儒:當時他們在五道口學到的東西是超前的,在中國前所未有。而且他們不僅 有理論,還有實踐。在改革的大背景下,他們自然會走在前列。因為有使命感,對國家 有責任心,所以他們能不斷地創(chuàng)新。   《中國企業(yè)家》:五道口出了很多金融領(lǐng)域的改革者、先行者,但大多數(shù)人都早已不 在其位,這是為什么呢?   劉鴻儒:這個很正常。所有改革者沒有存在下來的,大部分要犧牲。他是突破舊體 制障礙的人,從理論本身到既得利益集團都需要他來突破。你沖到前面,觸犯律條,突 破理論禁區(qū)、習慣禁區(qū),盡說一些“歪道”的話,當然就有一幫人反對你。從歷史上看, 這樣的人最后都不會留在原位,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接著再做的,很可能是曾經(jīng)批判過 他們的人,這沒關(guān)系,改革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它最終是一步一步沿著這個方向走下 去了。這個東西要坦然相對。   《中國企業(yè)家》:但其中有很多人都或者“出了事”,或者不了了之了,您認為這主要 是有制度或者說體制造成的問題嗎?   劉鴻儒:我認為這是兩個方面的問題。我們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沖擊非常大。有 的人能夠把握住自己,有的人就不能。制度不允許你貪污,你貪了,這是制度的事嗎? 另一方面,因為我們的法規(guī)是逐步建立起來的,所以很可能以前認為是對的東西后來變 成不對的了,這是制度的問題。金融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yè),處在風口浪尖上,人人都關(guān) 注,所以比其他行業(yè)容易出問題。   《中國企業(yè)家》:您怎么評價五道口最初的幾批學生?   劉鴻儒:他們刻苦,務實,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得緊密。再有,他們基本上是嚴于律己 的。這幾批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強,使命感強,遇到了改革的好機會,所以脫穎而出。 我的五道口軼事 * 在教室圖書室宿舍間與黃主任等長期地(基本是成功地)打逃課逃會學游擊戰(zhàn);與仨倆同 道們陶醉在很不入流的棋牌球侃諸營生上;剛剛進口的巴赫磁帶終以學外語為名而報銷 了,何等快哉!   * 在很投入地授業(yè)的諸師堂上,怡然自得地讀閑書復私函翻檢雜志。特別是將大開張報紙 整月整月地瀏覽而不發(fā)出一點異樣的聲音,其技法之嫻熟至今難以忘懷。   * 以糧票換雞蛋花生米下酒;兼職批改作業(yè)買燒雞;未名湖圓明園聽老廖放歌;清華園舞 池作壁上觀。晨跑時,一干人馬習以為常地聽孟兄旁若無人地喊口號領(lǐng)跑:“一慢二看三 通過”、“獨生子女最光榮”,頓引路人側(cè)目。   * 考試之際,必向老大姐們借筆記,楚楚可憐。幸每每以七十余分擦過,心律漸齊,歡呼 雀躍。惟有數(shù)學一局,自視甚高,炫以示友,竟為北大教授當堂捉手。平生第一次補考 ,然旋以滿分加二十而勝出,不亦樂乎。   * 赴美留學之際方悔成績平平,部主任們竟不予通融。然則大力推薦名師并指點迷津─以五 道口媲美哈佛牛津普林斯頓。言之鑿鑿加情之切切,洋人面前自雄自壯終將第一年獎學 金攮入。 五道口金融先鋒人物:1985-2003王巍 非主流的主流歷史 最早的書商、最早的信用社、最早的基金、多得不能再多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 非主流的主流歷史   五道口人身上,大都有一種相近的氣質(zhì),但和同學們比起來,王巍有那么點特別。 最重要的,是他從來不主流,但又從來都離主流最近。五道口同學的聚會,一般而言沒 了他就沒氣氛,這倒不是因為他出生的地方離趙本山家不遠,而是他這人天生就喜歡把 各種各樣的東西聯(lián)結(jié)到一起—或者說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把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聯(lián) 結(jié)在一起。因為這個,從1985年畢業(yè)離開五道口,他做的所有事情都帶有這種特別復雜 的、相互交叉著的軌跡—他從未曾老老實實地只熱愛過一件事。   比如說吧,1985年一畢業(yè),他就開始了身份復雜的折騰,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國 家科委、北京社會經(jīng)濟研究所里都有他的職位,這期間他忙于“把知識商品化”,至今行 里人都承認,他是中國最早的書商,是第一套企業(yè)家叢書的作者,“走向未來叢書”第四 批作者。到1987年,他已經(jīng)賺到八百萬,“是當時最大的民營企業(yè)了”。那時,他還給科 委幫忙,科委屬下的“賽特”集團,名字就是他起的。   采訪到后來,我們所試圖描述的、五道口學子們翻云覆雨的時代,竟無處不有他的 身影。他曾經(jīng)寫過一篇關(guān)于五道口的小文,“近年的金融圈中,五道口漸起聲名。交往之 中,人們往往對我的五道口背景大表敬意,常常令你有狐假虎威的窘態(tài)。名實相爭使我 多次暗誓,決不與五道口身份認同。然而,只要你仍在這個行當里混飯,總是讓你抬頭 不見低頭見,難以擺脫這一種情緣,奈何!”   1987年,他折騰書折騰得沒了興趣以后,就毅然放棄他已經(jīng)有的,出國去了。到了 美國福坦莫大學去拿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不過在美國他也還是沒閑著,仍然什么都摻和摻 和,什么也都搞得不錯。1988年,銀行系統(tǒng)的幾個人在美國搞一個座談,讓他去當翻譯 ,今天中國證券研究設(shè)計中心的掌門王波明,當時也在美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 也去會上做翻譯,倆人聊天,王波明說,我們在搞一件“偉大的事”—要建立中國金融市場 。王巍跟他們說了合肥會議的事,可能長期在國外吧,王波明他們聽了挺驚訝,王巍就 建議說人家先提了這個,我們從規(guī)范的角度再提,這樣比較新。當時參加討論的還有高 西慶、李青原等,一共8個人,后來王巍執(zhí)筆,王波明、高西慶、王巍三個人聯(lián)合署名。 這篇5000字的東西被快速拿回國內(nèi),給了財政部長張勁夫,之后又給到谷牧,這就是曾 被濃墨重彩渲染過的、著名的“金融市場白皮書”。   白皮書很著名,但在前兩者的光輝下,很少有人注意到王巍這個名字,這段歷史, 和白皮書身上的五道口痕跡,因為王巍的永遠不入主流,永遠躲在幕后,而不為人所知 ,甚至連五道口的人,也不甚了了。   1992年,王巍回國。一回來就去了海南。當時的中國金融業(yè),正在迅猛發(fā)展之際, 因而也是大量渴求人才之際。王巍在那時,樣子年輕得還像一個司機,就被看上,先去 三大證券公司之一的國泰,感覺不好,就轉(zhuǎn)移到南方證券(深圳),先當總裁助理同時兼 任海南證券總經(jīng)理,不久,當上副總裁?;貒?,在沈陽老家,辦了一家信用社,在海 南時,他還嘗試著創(chuàng)辦了一家小基金。   王巍1992年10月進南方證券,1996年6月離開,“4年沒休息過一天”。王巍主動結(jié)束 了他在體制內(nèi)愉快但“非常辛苦”的日子,徹底跳到了體制外,當自己的主人。   王巍就是這樣,下意識里都有一種想回避主流的愿望,但骨子里頭,他對五道口的 感情、對五道口人的認知,甚至超出了他那些很主流的同學。他至今認為,五道口人“做 事非常認真,有一種使命感,當時海南許多人醉生夢死,絕大多數(shù)五道口人都不,沒人 想自己拿錢。”   現(xiàn)在,王巍是萬盟投資公司董事長,這個公司,是他堅持最長、而且看樣子將要一 直堅持下去的事業(yè)。他現(xiàn)在除了數(shù)量驚人地讀書,找人談書,照顧好家人,就是研究并 且實踐“并購”。并購現(xiàn)在是他最重要的事業(yè),他如今在做的,是“制定這個行業(yè)的標準” 。 非主流的主流歷史   五道口人身上,大都有一種相近的氣質(zhì),但和同學們比起來,王巍有那么點特別。 最重要的,是他從來不主流,但又從來都離主流最近。五道口同學的聚會,一般而言沒 了他就沒氣氛,這倒不是因為他出生的地方離趙本山家不遠,而是他這人天生就喜歡把 各種各樣的東西聯(lián)結(jié)到一起—或者說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把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聯(lián) 結(jié)在一起。因為這個,從1985年畢業(yè)離開五道口,他做的所有事情都帶有這種特別復雜 的、相互交叉著的軌跡—他從未曾老老實實地只熱愛過一件事。   比如說吧,1985年一畢業(yè),他就開始了身份復雜的折騰,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國 家科委、北京社會經(jīng)濟研究所里都有他的職位,這期間他忙于“把知識商品化”,至今行 里人都承認,他是中國最早的書商,是第一套企業(yè)家叢書的作者,“走向未來叢書”第四 批作者。到1987年,他已經(jīng)賺到八百萬,“是當時最大的民營企業(yè)了”。那時,他還給科 委幫忙,科委屬下的“賽特”集團,名字就是他起的。   采訪到后來,我們所試圖描述的、五道口學子們翻云覆雨的時代,竟無處不有他的 身影。他曾經(jīng)寫過一篇關(guān)于五道口的小文,“近年的金融圈中,五道口漸起聲名。交往之 中,人們往往對我的五道口背景大表敬意,常常令你有狐假虎威的窘態(tài)。名實相爭使我 多次暗誓,決不與五道口身份認同。然而,只要你仍在這個行當里混飯,總是讓你抬頭 不見低頭見,難以擺脫這一種情緣,奈何!”   1987年,他折騰書折騰得沒了興趣以后,就毅然放棄他已經(jīng)有的,出國去了。到了 美國福坦莫大學去拿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不過在美國他也還是沒閑著,仍然什么都摻和摻 和,什么也都搞得不錯。1988年,銀行系統(tǒng)的幾個人在美國搞一個座談,讓他去當翻譯 ,今天中國證券研究設(shè)計中心的掌門王波明,當時也在美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 也去會上做翻譯,倆人聊天,王波明說,我們在搞一件“偉大的事”—要建立中國金融市場 。王巍跟他們說了合肥會議的事,可能長期在國外吧,王波明他們聽了挺驚訝,王巍就 建議說人家先提了這個,我們從規(guī)范的角度再提,這樣比較新。當時參加討論的還有高 西慶、李青原等,一共8個人,后來王巍執(zhí)筆,王波明、高西慶、王巍三個人聯(lián)合署名。 這篇5000字的東西被快速拿回國內(nèi),給了財政部長張勁夫,之后又給到谷牧,這就是曾 被濃墨重彩渲染過的、著名的“金融市場白皮書”。   白皮書很著名,但在前兩者的光輝下,很少有人注意到王巍這個名字,這段歷史, 和白皮書身上的五道口痕跡,因為王巍的永遠不入主流,永遠躲在幕后,而不為人所知 ,甚至連五道口的人,也不甚了了。   1992年,王巍回國。一回來就去了海南。當時的中國金融業(yè),正在迅猛發(fā)展之際, 因而也是大量渴求人才之際。王巍在那時,樣子年輕得還像一個司機,就被看上,先去 三大證券公司之一的國泰,感覺不好,就轉(zhuǎn)移到南方證券(深圳),先當總裁助理同時兼 任海南證券總經(jīng)理,不久,當上副總裁?;貒?,在沈陽老家,辦了一家信用社,在海 南時,他還嘗試著創(chuàng)辦了一家小基金。   王巍1992年10月進南方證券,1996年6月離開,“4年沒休息過一天”。王巍主動結(jié)束 了他在體制內(nèi)愉快但“非常辛苦”的日子,徹底跳到了體制外,當自己的主人。   王巍就是這樣,下意識里都有一種想回避主流的愿望,但骨子里頭,他對五道口的 感情、對五道口人的認知,甚至超出了他那些很主流的同學。他至今認為,五道口人“做 事非常認真,有一種使命感,當時海南許多人醉生夢死,絕大多數(shù)五道口人都不,沒人 想自己拿錢。”   現(xiàn)在,王巍是萬盟投資公司董事長,這個公司,是他堅持最長、而且看樣子將要一 直堅持下去的事業(yè)。他現(xiàn)在除了數(shù)量驚人地讀書,找人談書,照顧好家人,就是研究并 且實踐“并購”。并購現(xiàn)在是他最重要的事業(yè),他如今在做的,是“制定這個行業(yè)的標準” 。 因特別關(guān)注內(nèi)地赴港上市民企而在業(yè)界引起爭論和震動,連續(xù)兩年當選“香港最佳分析員 ” 香港最佳分析員   1983年入學的張化橋沒有繼承前兩級師兄們的老傳統(tǒng),出身湖北荊門農(nóng)民家庭的他 20歲就進了五道口。1979年他才17歲,就跟著一幫已經(jīng)上過山下過鄉(xiāng)的老三屆們一起進 了大學,到五道口時,看師兄師姐們,不少已經(jīng)拉家?guī)Э?,而他總像小毛孩一個。   1986年,張化橋畢業(yè),進了人總行計劃司。   1989年,26歲時,在狂熱的出國潮中,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三年后,求得經(jīng)濟學 碩士學位,留在澳洲,進堪培拉大學任教。   1996年,他應聘進了里昂證券(亞洲新興市場部)工作,從此來到香港,浸淫于證券 市場,成為一個個性張揚的分析師。1998年他又跳槽進了匯豐銀行,只...
“可以叫他們金融企業(yè)家”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quán)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quán)利,版權(quán)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nèi)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nèi)容、技術(shù)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chǎn)權(quán),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gzzmz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